師范院校教育學課程價值取向
引言
近年來,我國全面推進了對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現,大力實施新課程,教育的發展呈現出一個新的背景,而教師的教育問題是新背景下的一個廣受關注的重要的研究課題。師范院校是教師教育體系的主體,師范院校的教學質量與我國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具有直接的關系,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注重和加強師范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對新形勢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師范院校教育學課程的價值取向
就當前情況而言,我國師范院校的教育學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這與師范院校對教育學課程的價值取向認識不足和定位不清具有很大的關系,由此導致的教學實踐與教學理論相脫離,使得師范院校的教育學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一直沒能得到解決。教學與課程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師范院校只有在明確教育學課程的價值取向的基礎上對教學實踐進行研究,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學方法。教育學課程價值取向的是滿足學生適應教師角色的具體要求和實現學生教師專業成長。教育學課程價值取向體現了教學實踐的價值訴求[1]。
二、素質化教學實踐:有效途徑
實現教育學課程價值取向的有效途徑是素質化教學。素質化教學的實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下面我們對此進行分析。
1.先進的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一種思想意識形態,主要由學習觀、課程觀、學生觀和教師觀等構成。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傳統落后的教育觀念無法適應新的教育發展的要求,對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較大的阻礙作用。教育觀念統帥和引領著教育實踐,同時對對教師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思維運作的方式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選擇先進正確的教育觀念是進行素質化教學首先要考慮的。師范院校的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對教育的方向進行正確的把握,運用各種方法,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2.勇于創新的心向
從廣義而言,教師的角色也是一個探究者角色,教師需要不斷進行探究,對教材、學生和教學方法等進行探究,了解各種教育要素之間的關系。此外,教師要實現專業的成長,除了具備探究精神之外,還應用于創新,在教學活動中不斷開發和創新教學方法,實現自我的超越。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積累實踐經驗的過程,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才能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2]。
3.較強的理解能力
教師職業的專業性體現為對具體的教育對象和教育情景的理解,并根據具體的教育對象和教育情景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教育行為,教師所面對的教育對象和身處的教育情景是多變、特殊和復雜的。教師成為專家的資本依賴于教師對教育對象和教育情景的智慧水平和較強的判斷理解能力。因此,在進行素質化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以應對多變的教學環境和教育對象。
4.善于吸納和學習的習慣
知識社會對教師的特別要求就是教師要善于學習,這是教師實現自我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教師的專業發展中,教師的終身學習具有突出的策略性意義,教師的自我發展體現在教師專業發展的各個方面,教師應培養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教師要跟上時發表展的步伐,不斷學習心的知識,善于理解和領悟及吸納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學成果。師范院校教師在進行素質化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要具備善于吸納和學習的習慣,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和教學理念,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3]。
三、生命化教學實踐:切實保證
教學中的主體是學生和教師,每個主題都蘊涵著自主性、成長性和獨特性等特征。教學活動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實現教育學課程價值取向的切實保證是進行生命化的教學實踐。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關注學生,關愛學生的生命成長。教師要努力開發學生的生命潛能,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和增強學生的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的生命價值。我們將這種教學方式稱之為生命化教學。生命化教學是指以對學生進行激活為基礎,使每一個學生成為充滿生機的生命體的教學。素質化的教學需要在生命化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后者是前者的條件。素質是人的一種內在品質,它的形成需要經過積累和沉淀的過程。教育學理論的素質基礎需要依靠學生自身的領悟和吸收及內化,這一過程需要依賴于學生自身的學習投入,是別人無法替代的。根據國外學者的研究可知,學習投入主要是由行為投入、情感投入和認知投入等組成的。行為投入是指學生在學習中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等努力程度和活動強度;情感投入是指學生在學習中所體驗到的滿足感、困惑感和滿足感等;認知投入是指學生在學習中所使用的自我監控和認知策略等。可知,學習投入是學生學習能動性的體現,同時也是學生行、情和知全方位的積極的學習狀態的呈現。學習投入是素質化教學的基礎,而生命化教學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投入。所以,生命化教學是保證教育學課程價值取向實現的重要措施。因此,為了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我們應對如何有效進行生命化教學進行積極的探索和研究[4]。
四、結語
在師范院校教育學的課程教學中,進行素質化教學是一種真正關注學生價值的教學方法,它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素質化教學是實現教育學課程價值取向的有效途徑[5]。此外,實現教育學課程價值取向的切實保證是進行生命化的教學實踐。素質化教學和生命化教學對促進教育學課程價值取向的實現具有重要的作用。師范院校的教師只有致力于素質化的教學和生命化教學,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更有價值[6]。
作者:喻莉 單位:銅仁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