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響
家庭教育是人類教育實踐的主要實踐形式之一,是家庭互動過程中父母對子女有意識、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響。在現代社會中,青少年不但在學校、社會中得到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是青少年在家庭教育中得到了政治思想熏陶、道德培養、心理素質提升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啟發。家庭教育作為整個教育系統的基礎,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發展過程中的影響日益伸展。因此,在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教育工作者要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影響。
一、家庭教育的特點
(一)家庭教育具有普遍性和長久性。
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都無例外地收到家庭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家庭影響是普遍的。同時,人一出生就在家庭中生活,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庭中度過,人的一生都伴隨著家庭,因而家庭影響又具有長久性。普遍性和長久性的特點要求我們要充分注意家庭環境的影響,盡可能的創造條件,使家庭的影響和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相一致。
(二)家庭教育具有滲透性。
家長的日常言行、家庭的氛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庭的生活習慣等,都會通過家庭成員的耳濡目染滲透到他們的思想意識中。這種影響雖然不一定是自覺的,但卻如春雨般實實在在地作用于家庭成員。
(三)家庭教育具有親和性和權威性。
它主要是通過情感的影響和經濟的制約來實現的,具有特殊的親切感和依賴性,并使子女和雙親的聯系成為利益一致、休戚與共的依賴關系,在教誨子女方面具有較大的優越性和權威性。
二、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
(一)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思想觀念的培養
青少年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還很不成熟,遇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不知所措。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定型,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首先求助的就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對于推動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家長要選擇正確的方式來推動青少年思想意識的健康發展。
(二)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的培養
人格素質教育不僅是現代教育的核心,而且也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問題。埃里克森人格把階段發展論中強調青少年在青春期階段主要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此時除了發揮學校教育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注重發揮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創新意識的培育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亡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新世紀,為實現偉大中國夢,中華民族更離不開各領域的創新。而創新的關鍵是人才,人才要從青少年抓起,家庭教育無疑在青少年時期發揮重要作用。父母鼓勵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積極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引導孩子個性發展。
三、良好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創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長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因此,在實際生活中家長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除了提高家長素質,還要改善教育方法。
(一)提高家長的素質
家長的素質對青少年身心發展具有直接作用,所以家長既要重視子女的學業學習,又要注重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家長要言傳身教,積極引導青少年健康發展。要不斷學習先進的與社會要求發展一致的教育理念,培育青少年正確的社會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明辨是非,給予青少年積極正面的影響。要不斷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辦事,把法制理念深入青少年的思想中去。
(二)家長要注意與子女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
家長作為教育者,不要搬出“家長制”,對青少年實行專制教育。家長要允許孩子擁有說話的權利,擁有發表意見的機會,雙方要學會傾聽。父母和孩子之間要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要設身處地地多為對方思考,學會理解對方,學會用心的溝通。
(三)身教勝于言教
言傳固然重要,但身教往往能起到更加深遠的影響。這就要求家長時刻注意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道德規范的關系,千萬不能讓子女感覺不顧一切地追逐個人利益是天經地義的,更不能讓子女養成鉆道德、法律空子的習慣。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尊老愛幼、家庭和睦、鄰里融洽,用這些小事讓孩子受到教育。因此,父母在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以身作則,為青少年作榜樣作用。家庭教育是人的終身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起著基礎性的影響。家庭教育影響著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發展,影響著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因此要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
作者:狄婷婷 俞輝 單位:河北大學研究生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5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