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課上的安全教育
“安全第一”不僅適用于生產車間和建筑工地,更適用于學校體育課上。學生缺乏安全意識,缺乏體育鍛煉,體育課上的安全問題成了攔路虎,一聽到安全倆字,體育教師便談虎色變。但體育鍛煉是對抗性的活動,有時候受傷是避免不了的。那么針對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呢?
一、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樹立安全意識,要求學生也要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將安全放在首位。中學生比較好動,在課堂上會活蹦亂跳地參與到各種活動中,體育教師就更需要加強安全方面的教育,通過各種方式向學生傳達安全教育的意義,使他們充分重視安全的重要性。通過列舉一些發生在課堂上由于操作不當導致意外受傷的案例,對學生進行警惕教育,教師時刻提醒,那么學生就會在課堂上時刻保持清醒,不做那些危險的活動,有了安全方面的意識,他們自然會配合教師的教學,從而避免發生安全方面的事故。
二、注重課堂的組織性與紀律性
課堂教學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計劃而花費很大的心血的學習過程,與課外活動是截然不同的,有一定的組織紀律性和教學方面的要求,學生只有認真遵守,才能保證教學有序進行,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如果教師不嚴格要求學生遵守紀律,而是驕縱學生,那么就會完不成教學目標。比如,在教學投擲項目的過程中,無論是對于長投還是短投,每一次統一完成投擲時,如果教師沒有發出撿球或者拾彈的口令,學生是不允許去撿球拾彈的;在跳高和跳遠活動中,要在前一個學生離開沙坑的前提下,后一個學生才可以做準備工作助跑。在跑的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教學生按照自己的跑道進行賽跑,不得偏離自身的跑道,否則將會與其他跑道的學生發生碰撞摔倒甚至受傷;當跑過終點線的時候,不要馬上就停下來,給身體一個緩沖,否則將對身體造成傷害。體育課有著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學生的活動空間大,如果沒有組織紀律作為約束,就很難把控教學過程和達到教學的目的。如果在課堂上放任學生活動,則會讓他們養成自由、散漫的壞習慣,極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嚴格組織紀律,以其權威性來培養學生習慣,從而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教育。
三、善于觀察,積極預防
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各方面都不夠成熟,他們的一些行為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由于情緒激動等原因而導致在課堂上發生意外。這就對體育教師提出了高要求,一定要觀察學生的異常舉動,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制止。比如,當學生情緒低落或者臉色難看時,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使他們的不良情緒得以緩解,從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點比較多見的情況是有的學生即便是身體不舒服也不告訴教師。對于這種情況,體育教師也要善于觀察,及時處理,進而減少或者避免發生安全事故。這一方面離不開教師的勤于觀察,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詳細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比如,一些患有心臟疾病的學生就不適合劇烈和高強度的體育訓練,在生理方面存在缺陷的學生對于體育訓練也有選擇性。通過了解學生身體狀況,可以幫助這部分學生選擇體育教學的內容。體育教師對于運動醫學常識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及時處理學生脫臼、扭傷等情況,即便是發生安全事故的時候,教師也能夠進行救助治療,將安全事故的損害降低。
四、安排適宜的運動負荷
課堂上的運動負荷,主要是指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在心理和生理方面所承受的負荷,是對學生心理和生理變化的反映。合理地安排運動負荷,可以得到一堂高質量的體育課,如果運動負荷過小,則達不到教學的目的,如果運動負荷過大,則可能傷害學生身體。比如,在體育課開始的準備活動中,學生的運動就過多,在學習課堂的重要內容時,很多學生可能因承受不了出現頭暈、臉色發白、惡心等狀況。那么教師就要掌握好教學節奏,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做到張弛有道,保持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運動的平衡,從而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總之,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安全威脅隨時存在,教師要切實做好各項預防工作,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加大觀察力度,及時處理突發事故,教會學生自我保護,降低傷害程度等,以安全為前提上好每一堂體育課。
作者:康觀長 單位:江西于都縣第二實驗中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6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