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導評估分析
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開展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評估的方法與經驗,然而到目前為止,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評估理論方面的研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相關教育部門沒有形成一套標準化的評測體系。本文就針對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監督評測體系工作進行相應的探討,希望可以在分析與借鑒已經存在的評估指標的基礎之上對其加以有效的改進,建立起一個較為全面和完善的督導評估體系。
一、課題研究背景
從宏觀的角度上來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導評估體制是運用科學的方式與方法來收集學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客觀性的資料,充分了解完成的狀況,并對其中的效果與其存在的問題進行評估。目前,我國各中小學在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工作的開展水平層次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督導評測體系受到了中小學校非常廣泛的關注,每一年都保證了較為固定的經費投入,并且還在不斷增長,學校還需要設有心理咨詢室以及心理訪談室,具備一支專業和兼職相結合的穩定性師資隊伍。通過這些方面的條件可以保證學校在選修課和講座方面的開設,極大的推動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播,以及對學生心理方面問題實施科學的判斷和合理的疏導,以此來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水平。從當前的中小學發展態勢來看,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還是沒有受到學校的充分重視,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提升。
二、學校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內容需要運用系統化與細節化的方式來具體呈現。所以說,建立操作性較強的價值評估體系是當前學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評估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內容。研究運用綜合法和因素分解相互結合的方式來提取相應的指標體系,運用綜合的方式來對指標實施初選,也就是在國內外已有的成果之上,對當前存在的各種指標群體依照相應的標準來進行類聚,在已經擬定完成的指標體系基礎之上來做出更進一步的歸類與調整,使其成為條理化之后又形成的一套全新的指標體系。與此同時,采取因素分解的方式,在不斷的探究過程中獲得豐富的資料,在實施專家訪談的基礎之上,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良好的學校,實際教育工作的結構實施逐層分解,并且還要結合對應教育部門的實際統計資料,將分解出來的重點因素當成評價的指標。
三、指標權重和評測體系的確立
權重是一種在數量形式方面的對比、權衡,被評測事物的整體過程中各個因素相對較為重要的程度的一種量值。權重主要表現兩個方面:第一是指標自身的實際作用與指標的價值體系的具體真實程度;第二是決策者對這項指標的重視程度。教育評估的方法依照不同標準有著不同層次的劃分,也具備不一樣的種類。依照數學理論,我們可以將其劃分成量化與非量化;依照評估的范圍我們還可以將其分成分析法與綜合評估法;依照評估的主體我們還可以將其分成自我評估法與他人評估法等。評估的標準是評估教育活動中要實際達到的某種程度或是體的要求。達標的程度可以依照不同的等級來進行劃分,不同等級具備不同的評測標準,在評測的標準中,每一組的指標必須要充分明確相關規定的評測標準。當前中小學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評測體系也具備不同的分類形式,通常從評估的內容上來看,可以將其分成社會標準和科學標準,也就是從評估參照的角度上去進行分類,它強調的是價值上判斷標準以及社會統一性與規范性。比如,對教學的場地方面、教學設備方面、師資隊伍方面、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師生的比例等方面的指標評估,可以運用社會的標準、科學的標準通過科學上的可觀成都橫渡與原則作為主要的依據來確定最后的評估標準,這要求在達標的過程中需要符合教育工作本身的發展規律。重點強調實際的現象,通常是以實踐作為標準來檢測工作過程當中的科學性質。從學校對學生培養的角度上來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學生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中小學學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就是對學生人格健康的培養,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日后發展以及學校日后的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將納入學校督導評估指標體系進行了簡要的分析,通過本文的探討我們可以看出,當前中小學對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指標體系,在理論方面的研究相對來說相對較少,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相關教育部門沒有形成一套標準化的評測體系。建立起一個較為全面和完善的督導評估體系對學生和學校的長遠發展具備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者:沈聲文 單位:福建省龍巖市教育督導評估中心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