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物與營養雜志
中國食物與營養雜志基礎信息:
《中國食物與營養》雜志系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簡稱國家食營委)的機關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中國食物與營養》雜志具有決策參考性、業務權威性、工作指導性、信息系統性、受眾廣泛性等特點。編輯重點立足于食物生產、食品加工、食物營養領域的結合,致力于促進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普及營養知識,倡導安全健康的消費意識。
中國食物與營養雜志辦刊宗旨:
《中國食物與營養》雜志立足于農業、食物與營養領域的結合,宣傳報道國務院頒布的有關食物與營養的相關政策和辦法的貫徹實施情況;指導各地調整食物結構,改善膳食構成,引導居民合理消費;促進我國食物生產、食品加工、流通、食物營養方面的科研學術交流;傳播食物與營養科學、技術、知識;致力于促進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傳播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之精粹,普及營養知識,倡導安全健康消費意識;溝通國內外信息,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有關管理、農業、衛生、食品、貿易等部門的領導、科研人員、企業家以及渴望健康的廣大居民。
中國食物與營養雜志欄目設置:
《中國食物與營養》雜志主要欄目:食物安全、資源與生產、流通與消費、食品工業、新技術新產品、膳食指南、營養與保建、專家論壇、企業風采、每期專論、本期焦點、綠色食品、政策法規等。
中國食物與營養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6-9577,CN:11-3716/TS,地址: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食物與營養雜志社相關期刊- 中國食品添加劑雜志中國釀造雜志中國皮革雜志中國錳業雜志中國鎢業雜志中國鉬業雜志中國冶金雜志中國表面工程雜志中國礦山工程雜志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雜志中國食物與營養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中國食物與營養雜志社編輯部征稿強化賴氨酸面粉對人群營養及免疫功能的影響我國糧食供求形勢分析與未來展望油料蛋白質的綜合利用褐藻渣的開發利用食用菌的醫療保健作用及發展趨勢我國畜產品加工業的技術現狀與方向發展有機食品甜玉米的加工和貯藏改良動物性食品中脂肪酸組成固體二氧化氯在食品包裝工業中的應用英國的食品消費和膳食營養狀況我國甘薯產業現狀及其發展趨勢樟樹葉、籽活性成分的研究進展山東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及應對措施食品功能性脂質納米粒的制備基因工程技術在食品中的應用中國城鄉居民養殖產品需求演變及趨勢分析紅色獼猴桃果汁加工中色素的浸提及其理化特性研究辣椒中辣椒紅素的分離及其含量測定番茄蜂蜜蛋糕加工工藝的研究海洋膠原蛋白肽的制備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當歸補血湯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1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