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培訓論文
一、當前高校教育培訓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世界性經濟危機給各個市場的發展造成了或多或少的沖擊,國內很多行業也因此難逃一劫,而教育業這一行業可以說具有一定的“抗周期性”,這也是投資界所公認的一點,因此,即使是在像世界性經濟危機這樣的相對蕭條的經濟周期中,教育業的發展也很有可能絲毫不受影響。根據統計,近幾年教育培訓各類細分市場都在快速增長,增長速度達到了20%左右,越來越多的機構在教育行業進行投資,這當然得益于教育行業本身的成長特點,不過,除此以外,還得益于經濟危機所創造的機遇。在相對蕭條的經濟周期中,企業的生產任務都比較輕,有些公司借此機會會對員工開展各項職能培訓,這樣一來,占據較大資源優勢的高校自然就將成為其最佳選擇,而高校要做的就是充分抓住這一機遇。
二、高校教育培訓發展現階段所呈現出的特點
(一)主動分析需求、適應要求
學習的目的性明確是教育培訓的一個重要特點,“以人為本、按需施教”是教育培訓所應堅守的的原則。因此,在教育培訓工作中,應始終堅持這一原則,了解學員的實際需求,不能盲目踐行培訓,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作出合理的教學計劃,盡量為學員定做科學有效的培訓課程內容,幫助學員找出工作問題,分析學員身上所存在的不足,切實幫助學員提升各方面的素質,以使其能夠學有所得。
(二)傳授知識、引導研究,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教育培訓的基本特點是傳授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目前的高等教育正面臨轉型,單一、封閉式的文化教育正朝著開放式、多元化的文化教育轉變,因此,在開展教育培訓的過程中,應促進“接受型”學習向“探究型”學習的轉變,高校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學員轉變學習思維,培養學員的發散思維能力,使學員學會對于所學的知識能夠從多個角度去解讀,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2,除了要做好知識的傳授,教育培訓工作還要注重學員的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也即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員學會靈活運用自己所學到知識來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三、高校教育培訓模式的對策
(一)教育培訓項目市場拓展模式分析
1.要與行業、協會合作,開展職業、崗位資格認證培訓各個行業與協會往往在職業、崗位資格的認證以及技術的提升上具有較大的需求,因此,高校應加強與行業、協會的合作,發現培訓需求,從而率先占據又一培訓市場。在開展培訓的過程中,高校一方面應提供科學全面的培訓課程和教材,有效地對學員進行培訓,另一方面還應保持與行業系統的緊密合作,及時挖掘市場需求。
2.要與考試認證機構合作,開展認證培訓在職業資格培訓上,考試認證機構往往具有主動權,高校培訓單位應與考試認證機構保持緊密聯系,努力爭取考試職業資格培訓的資質,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拓寬高校教育培訓市場,開發更具潛力的培訓項目。3.要與社會培訓機構合作在人才資源、市場拓展、公司化管理等方面,社會培訓機構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加強與社會培訓機構的合作將為高校開展教育培訓提供更加全面的優質資源,雙方共同開發教育培訓項目,達到互利共贏的局面。
(二)高校教育培訓的策略
構建終身教育、建立學習型社會是近幾年黨的歷屆大會所提倡的,作為教育事業的主要承擔者,高校理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通過大力開展教育培訓來傳播文化知識,為培養高層次職業化人才作出自己的貢獻。
1.科學定位,精心規劃高校要開展教育培訓,首先就應對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其在各方面進行科學定位,為教育培訓事業的發展市場作出精心規劃,明確學校的教育培訓宗旨,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根據各個學科的特點分別制定好規劃,包括師資力量的分配以及教學設施的配置等,從而為開展教育培訓大號基礎,以認真的態度、全面的準備吸引社會各個行業、各個層次的人的注意。
2.重視項目研發,加強品牌創新校內培訓單位要想打造培訓品牌,就應充分利用本校資源,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來開發具有學院特色的培訓項目。培訓項目的開發也是有一定難度的,開發的培訓項目既要與社會和崗位發展的外部需求相適應,又要與學員內部的興趣和需要相符,并且每一培訓項目所要滿足的需求不同,因此,在對于培訓的理論研究上,高校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通過調研了解市場需求,從而準確定位項目需求,科學研發培訓項目。作為教學的一項核心內容,培訓項目課程也是教育培訓的特色所在。在教育培訓這一方面,國際上有一些比較先進的培訓理念值得高校適當借鑒,高校應認真學習這些理念并結合自身特點來開發兼具前沿與傳統的特色品牌培訓項目。
3.整合資源,拓展模式開展教育培訓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優勢,并且盡量將自身的學科優勢發揮出來,拓展培訓模式。為此,需要做到三點,首先,應加強項目合作,以使校內資源有用武之地。其次,不僅應加強與其它組織機構的合作,而且要發展長期的合作伙伴。其次,應抓住培訓項目的發展重心,瞄準培訓的主要服務對象,專業技術人員、黨政干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都是培訓的重要客戶群。再次,高校還應針對比較重要的合作項目或者比較重要的客戶群組建專門的一支服務隊伍,負責專門制定課程、研究學科,這樣既能夠完成育人的目標,又能使得自身的研發能力得以提升。
4.強化實效,注重質量和效益。開展教育培訓應注重實效,針對培訓的不同需求來開展各類教育培訓,要想提高教育培訓的實際效果,當然就應注重培訓方式的選擇,在這一方面,高校應積極探索,選擇一種既能普遍適用又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培訓方式,以確保學員在這種培訓方式下接受培訓能夠真正有所收獲,在思想覺悟、業務水平、個人素養等各方面都能有所提升。高校應在實際教學中應注重素質教育,提高培訓的深度與廣度,主要采用一些適合干部學習特點的教學方式,如雙向互動式、行動學習、自主學習等。
5.進行全程監控,做好質量評估。針對從項目申報到辦班結束這一整個項目實施過程進行監管。對于合作開辦培訓項目而言,加大對合作協議的監管力度是一項重點工作。高校與合作的另一方要互相監督,通過建立合理的爭端解決機制來明確雙方的責權利,并就合作的預期風險作出應對機制。無論是前期的宣傳、招生、辦班,還是中間的正式培訓,或是后期尚未發證等過程,都應進行嚴格把關,嚴格遵守雙方的協議來操作具體額過程,確保培訓規范化。
作者:李麗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