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教學應用中PPT的欠缺
一、PPT不能取代因人施教的理念
人的認知能力是同其受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密切相關的。相同的事物,農村人或許和城市人會有不同看法。對一個社會整體來說,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對一些問題的理解也會有差異。一個具有家庭醫學背景的學生肯定會對醫學類外語文章比較敏感,而對經商的家庭孩子來說,他會對商業類文章更有興趣。在語言課堂上,有些人對所學句法知識的理解要快些,有些人理解則要慢些。在教師主導的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的理念就確立起來了。雖然新的教學思想不斷強調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但在實踐中很多教師又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置于了課堂中心,學習公共外語的大學生一般也認可了他們的從屬狀況。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擁有獨一無二的權威是正確的,而是要以學生為本體,在教師積極的教學活動引導下,和教師形成一個雙方平等的互動局面。因此,要掌握好課堂教學進度,順利完成教學計劃,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對各類學生學習過程不斷進行觀察,結合他們的知識背景,耐心進行分類指導,以期做到教學效果最大化,同時還要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發掘他們的潛力,培養和提升他們的語言認知能力。PPT雖然改變了傳統教學方法的單一,增加新的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視角,但是其五彩繽紛的畫面并不能代替教和學的課堂互動過程。教師在課堂上的生動演示和言傳身教往往是啟發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的重要步驟,特別是針對特定人群使用的特殊教法,常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這種現身說法的效果是PPT的單一畫面所無法企及的。特別是很多教師采用PPT教學后,基本上取消了板書,讓學生直接同PPT畫面互動,這就造成了學生一方是主動的,但卻缺少互動的對象,PPT一方是被動的卻掌控著課堂的局面。在這種狀況下,學生往往是看著畫面說話和理解,有疑問的地方很難張口詢問,學習上出現霧里看花的效應。同時,有些夸張的畫面還會造成“學生精力分散,降低教學實效。”傳統的授課方法是以教師講解為主,PPT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介入到授課過程中,起的作用是媒介,是服務于授課這一教學根本目的的。它們之間的關系不能本末倒置,以形式取代過程,以畫面取代內容。外語教學最根本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全面發展的綜合能力,基礎課程中編有大量的情景會話和閱讀文章,教師的授課此時在于“授”的技巧,即怎樣通過會話過程將知識融會貫通地傳授給學生。如果只講究教學手段的前沿性,而忽視教學中最基本的點對點中感情,語言和思想的交流與碰撞,PPT課程將會顯得畫面蒼白無物,內容空泛,知識點不扎實等語言教學所極力要避免的現象。
二、PPT在外語教學中的一些技術問題
PPT輔助授課屬于外語教育技術學范疇,目的是將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是“為了促進外語的學習”。依據何高大在湖南幾所高校外語教學中使用技術手段教學的調查,使用各種方法教學的教師的比例分別為:黑板66.2%,幻燈機46.5%,光學投影儀31.6%。但是這項調查并未涉及教學的應用效果等方面。從這些數據來看,傳統的黑板仍是教學主要手段。雖然多媒體提供了更多教學上的便利,但它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對教學互動有不利的影響外,還有著諸多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這主要有
(1)PPT畫面標點符號的不規范。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是學習語言的學生需要知道的基本素養,但在一個僅三至四平方米畫面上,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是常被忽略的,有時需用句號的,卻使用了逗號。應該使用逗號的,卻使用了句號,有的甚至根本不用標點符號。英語縮寫詞后需要加圓點,但大部分卻被省略了,等等。加之使用PPT的教師各自習慣不同,很難做到形式上的規范和統一,最終反映在學生大腦中是一個比較凌亂和模糊的使用規則。
(2)文本格式表述的不同。在一段文字表述中,有的教師會將其認為重要的內容下劃線進行標示;有的教師會用文字下面加圓點標示;有的則喜歡用斜體字標注;還有的可能會使用粗體字;更有甚者會在標示相同內容時使用功能相同但標示不同的符號;這都會給學生在認識上造成一定的認知盲區,即到底哪一種方法是正確的表述方法。
(3)文本條目列舉的混亂。眾所周知,中西方對文本的條目列舉是不一致的。西方文本使用阿拉伯數字或羅馬數字,但兩種表述混用的情況較少。中文文本使用阿拉伯數字或漢語數字,搭配使用情況并不罕見。但在外語教學的PPT課堂上,中文數字和羅馬數字的混用卻常出現。雖然這些細節對課堂整體教學影響不大,但條目的混亂使用卻無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本能力。
(4)由于PPT制作方法相對簡單,省去了教師大量的文字備課時間,就容易造成教師思想麻痹,制做一次PPT課件,長久使用,內容更新很少,使自身學術跟不上時發表展的研究需要。
三、結論
當前,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地運用到社會很多領域。恰當地運用PPT輔助教學是外語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之一。如何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反思質疑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新舊外語教學模式都在探討的課題,PPT的應用無疑開拓了一個全新的思路。然而,雖然一些專家認為:“PPT在優化教師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其主動性、創造性等方面正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當或過度地依賴PPT,不但取得不了應有的課堂教學效果,也會抹煞不同教師的教學特色和學生個性,對學生語言認知能力的培養很難達到課程設計的目標。
作者:蘆麗紅 單位:上海機電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