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一、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高等職業院校肩負著培養生產管理建設服務一線高技能型人才的任務。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過程中,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全面納入到人才培養全過程,建立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塊化理論課程教學體系,配合系列化創業實踐過程載體,緊密圍繞學院創新學分等機制,全面推進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
(一)初步構建了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課程體系
采用分層模塊化課程結構,在基礎通用模塊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學生在學習通用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技能、已經了解自己、明確職業目標后,可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已經積累儲備的創業知識和創業能力,有針對性的選學某些課程內容,選擇性地參加某些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完善自己的綜合素質,提升自己的創業能力.
(二)初步構建了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的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下全學程開展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的教學體系,需要積極拓展創業實踐活動載體,為大學生創業搭建平臺,使學生在創業項目運營和各種創業實踐活動中,得到創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1.以創業孵化基地為依托,開展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依托校企合作基地、結合專業實踐,利用第一和第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開展創業實踐活動。根據“大學生創業項目孵化基地管理辦法”,各專業系通過“申報方案-方案論證-簽訂協議-過程管理-總結評價”等過程進行創業項目的篩選,使所有創業項目都依托學院現有條件或創業地域已有條件,入駐創業孵化基地,使創業實踐活動具有專業實踐性、服務性相融合的特點。學生通過創業實踐活動,不僅創造經濟效益、實現自身價值,也極大地豐富了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了創業能力。院長創業基金和系級創業孵化基地的建立,推動了校園大學生自主創業活動的開展。
2.通過組建創業社團,開展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在專業教師的組織引導下,一些專業協會和創業社團組建起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這些綜合性、實踐性的活動內容,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就業和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家禽服務協會成立5年來,在專業教師指導下開展對外服務工作,為學院周邊地區專業戶解決了許多技術問題,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3.通過實施“項目教學法”,開展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結合專業實訓課程,實施“項目教學法”:職業導師指導學生在實訓基地建立起一個實習實訓項目,讓學生參與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如園藝專業的“葡萄栽培管理”;牧醫專業的“肉雞生產”、“仔豬肥育”;食品加工專業的“糕點制作”、寵物養護專業的“寵物美容服務”等項目。在職業導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創造利潤承擔風險,接受生產過程和經濟效益雙重考核,學生的獨立經營能力得到全方位培養。這種在職業導師全程參與指導的創業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全真生產環境中磨礪自己的創業能力和創業素質,同時實現教學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豐收。
4.通過扶持創業計劃大賽優勝項目,開展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通過校園創業計劃大賽進行項目遴選,學院為優勝項目免費提供場地,“院長創業基金”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啟動資金。“校園商城”“、朝霞牧業”“、W物流工作室”、“心語軒涂布空間”、“車之家汽車美容養護中心”、“美食美客糕點坊”、“驢友自行車俱樂部”、“芳草家園園藝店”等項目都是通過校園創業計劃大賽遴選的優秀項目。
5.通過建立師生科研活動團隊,開展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條件下,職業導師開展科研活動時,吸收學生進課題、進項目,在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和論文寫作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專業和生產前沿動態,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專業技能及生產研發能力。學生在企業頂崗實訓和企業就業實習時,可將科研項目帶入企業,在企業與學院雙導師指導下創業團隊延續創業項目。
6.借助企業資源,開展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培養模式下,學生可以充分利用企業的生產環境和人力、物力資源,校企雙方職業導師共同指導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如借助學院與盤錦新北方食用菌研究所共建興盛食用菌公司的有利條件,將有志于食用菌方向創業的學生分批安排到企業參加一個周期的創業實踐,培養創業精神和創業實踐能力。生物技術專業畢業生劉XX在就業實習時,就回到朝陽家鄉開始創業;2011屆園藝專業一名畢業生邱XX在大連北屏山農業生態園實習三個月,經歷了創辦觀光旅游園區的主要創業過程的磨礪后,就在家鄉創建了觀光農業園。
(三)構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考核評價體系和服務體系
1.建立起一支就業與創業指導“雙師型”師資隊伍制定并實施《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導師制試行辦法》,建立了專兼職相結合、校企相結合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目前全院已經有13名國家職業指導師、5名大學生KAB講師,8名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師,2名高校創業指導師,2名賽飛創業輔導師,8名心理咨詢師。
2.在就業與創業指導中全學程實施“雙導師制”與專業課程學習一樣,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同樣可以享受到校園和企業的雙導師制。學生無論是在校園還是在企業參加創業實踐,都能得到來自學校和企業的雙導師指導其創業實踐的全過程。
3.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獎勵學分《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學分實施細則》的出臺,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對相關活動的參與;推行就業與創業指導的雙導師制和《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學分實施細則》以來,濃郁了校園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氛圍。
4.建立了大學生創業服務機構“創業聯盟”是在校企之間和校際之間建立的創業服務機構。通過“創業聯盟”,可以開展創業活動和創業教育的校際間交流和校企間交流活動;可以校企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論壇”、“青年創業大講堂”活動;可以為學生的校園和企業中創業項目提供啟動資金;可以共同開展創業教育課程開發、創業教育服務和學術交流活動;可以讓企業參與校園創業項目和創業社團的管理、服務和創業學分的考核工作;可以遴選評估創業項目,設計創業評估報告、征集創業項目等。“創業聯盟”的建立,能夠實現大學生校園創業與企業創業的延續,既解決了大學生創業與學業間的相互博弈,又解決了創業場地、師資、融資及創業團隊管理等方面的疑難問題。
二、結語
高職院校全學程開展創業教育,必須遵循高職學生成長規律及高職教育規律,以校企深度融合為基礎,以工學緊密結合為主線,來系統構建創業教育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的管理服務體系、積極拓展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的載體、進一步完善創業教育的考核評價體系。在這種創業教育模式下,融合企業資源和高校資源,解決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師資短缺、資金短缺等關鍵問題,學生的創業熱情不斷被激發、創業活動形式更加豐富,學生的創業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對促進學生就業具有顯著的效果。
作者:齊桂敏 單位: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