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聽說能力訓練研究
一、抓住課本,按大綱要求切實安排好訓練內容
無論哪個版本的語文教材,在每個年級每個單元都科學地安排了聽說訓練的內容。只不過課本訓練的要求形式較為靈活。比如課堂討論、復述課文、口頭作文、回答問題、演講等等。這就要求每一位語文教師根據不同的課文、不同的課型、不同的課堂時機合理地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教師應對整個學期或者每個更長的學習周期有統一的安排和計劃,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階段制定不同的聽說能力培養目標。
二、抓住課堂主陣地,把聽說能力訓練貫穿課堂始終
1.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發展聽說能力
每一個教師都知道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但很多老師總是覺得每一節課自己想要講的東西沒講完,中學教師特別是中學語文教師尤其如此。然而,課堂上教師喋喋不休地講解使學生失去了“聽”的興趣,同時,也剝奪了學生“說”的權利和機會。所以說語文教學中更應該注意教師語言的精練、精彩、精辟,讓學生聽的同時體會到語言本身的魅力并引起心靈的共鳴,從而產生“說”的欲望和激情。教師也可以巧妙設疑,引起學生思考的欲望,慢慢梳理思路,闡明自己的想法,這樣既輔導了“讀”也訓練了“聽”和“說”。學生會在長期的、形式多樣的傾聽、發表口頭意見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聽說能力。
2.重點設計,專項訓練
既然聽說能力是語文四大基本功的主要部分,語文課上就要重點設計,專項訓練。每一篇引人入勝的小說或記敘文都應該設計復述主要情節這一教學環節,還可以引導學生口頭續寫、改寫等。如果學習了一篇說明文,講完課后可以讓學生自己當一回小老師,讓他們口頭說出說明對象、說明對象的特征、課文都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等。作文課傳統的老套路是老師講解———讀范文———學生動筆,我們則可以通過討論后直接進行口頭構思和口頭作文,這樣,既增大了課容量也降低了學生對作文的畏難心理。此外,教師還應該注意讓學生走出課堂和校園,讓學生在廣闊的大自然中充分地感受,在各種人文環境中適當的交際。
三、結語
總之,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光重視是不夠的,還要開動腦筋,將其切切實實貫徹到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
作者:趙中立 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西營中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