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藝術教育的推廣和普及
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雅藝術的重要性也逐漸顯現出來。然而,高雅藝術重在高雅,基于其特有的性質,使得高雅藝術的存在有脫離生活、脫離群眾的傾向。此外,當下我國的教育體制往往只注重專業知識的培養,忽視情感精神教育,政府對于高雅藝術的支持力度不足,這嚴重限制了高雅藝術教育的發展,使得高雅藝術教育在我國很難得以全面發揮。音樂作為高雅藝術的一種形態,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代表著一種道德文化的存在,正是由于起源于情感的表達,使得音樂才能夠更好的展現出高雅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一、音樂作為高雅藝術的教化功能
何謂高雅藝術?這在人們的心中似乎沒有什么統一的定論。有人認為,古今中外的文言史書、律詩故事可謂是高雅藝術的范疇;有人則認為是油畫、芭蕾、交響樂。無論怎么說,高雅藝術都離不開積極向上、優秀經典的詞語。隨著人們對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高雅藝術所針對的群體也在不斷擴大。尤其在國外,這種擴大更加明顯。很多政府認識到高雅藝術的重要性,并為之進行指導和管理,國外的高雅藝術相對于國內而言更加有好的發展趨勢。此外,國外政府對于高雅藝術文化的保護與重視程度也大大促進人們對于高雅藝術的欣賞與研討。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們與高雅藝術之間距離的問題。在當前快速發展的時代里,人們需要高雅藝術的熏陶,從而找回自我,找回本屬于自身的心靈的那片凈土。無論何種身份的人群,高雅藝術必不可少,高雅藝術教育也因而顯得愈加重要。在此之中,音樂的教化功能將其重要性展現的淋漓盡致。音樂,作為一種教化功能在于指導人們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不斷地引領人們前進。在藝術的領域中,無論任何時代,音樂都彰顯著人類的智慧。有人說,藝術在一個人心中的高度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高度,筆者認為并不為過。自古以來,音樂激發著人類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因而才有了如今先進的文明,從田間哼唱到管弦樂器的跨越,彰顯的是人類藝術的進步。具有教育意義的音樂,能夠使人產生共鳴,對人的身心都有著積極的影響。《漢書》中記載“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可見,自古以來,音樂對于人們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此外,更為重要的是音樂能喚醒人們內心的良知,讓社會更加和諧安定。
二、發展高雅藝術教育的必要性
高雅藝術教育問題,在當代學生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近些年來,為了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與藝術修養,不斷推出高雅藝術進校園之類的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舞臺去演繹高雅藝術,給學生創造出聆聽藝術、感受藝術的平臺。這種教育方式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在學生的素質教育中,高雅藝術教育的發展刻不容緩。首先,高雅藝術將校園文化的品位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在一些校園里,另類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沖擊著學生的道德觀念與思維方式。由于缺乏與高雅藝術接觸的條件與機會,使得一些學生難以了解它,高雅藝術教育的普及因而顯得格外重要。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優秀文化的浸潤,只有在校園中大力弘揚高雅藝術文化,讓學生懂得藝術的真諦,讓他們享受到藝術的氣息,精神才能得以升華。其次,高雅藝術教育的普及可以讓新時代的大學生更加了解藝術,同時豐富文化知識。高雅藝術教育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習不再枯燥單調,激發學生潛在的動力。
三、海南省高雅藝術教育的匱乏現象
目前,我國高雅藝術教育情況并不理想,政府和學校對于高雅藝術教育一般簡而概之。以海南省為例,海南有傳奇的革命歷史文化、豐富的黎苗音樂文化風情和奇特的生態文化等。在藝術領域,無論是瓊劇、舞劇還是歌舞詩都在國家級的舞臺上獲得過重要獎項。憑借本土特色文化資源的優勢,圍繞國際旅游島的建設,都能打造出海南文化品牌。即使是在這樣繁榮的文化背景下,海南省高雅藝術教育的匱乏現象仍然比比皆是。海南省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缺少音樂廳、交響樂團,甚至是少兒藝術活動中心。而這些基礎設施恰恰反映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展示的是整個城市的文化形象。雖然海南省在學生藝術展活動中的成績是還不錯,但是,由于學校藝術教育的投入嚴重不足,導致藝術教育器材欠缺。沒有完善的設施,高雅藝術教育寸步難行,嚴重制約了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也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一定程度的限制。由于高雅藝術教育長期被忽視,使得藝術教師的整體素質不高,師資緊缺加重了海南省一些學校的藝術教育問題,更有甚者,一些學校出現藝術課經常被文化課取代的現象。學校和家庭只是重視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使得藝術課程更加無人理會,學校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和情操的培養。這種對藝術教育口頭上的重視、行動上的藐視,使得高雅藝術教育很難得以保障。教育目標的設定應考慮學生長遠的發展,這就要求學生有著較為全面的人文素質和藝術領域的修養,而高雅藝術教育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海南省高雅藝術教育的推廣和普及策略
高雅藝術之所以稱之為高雅,是因為要在這些領域有一番成就,就必須有著堅持不懈的態度和對藝術不舍的追求。以音樂為例,要聆聽它、讀懂它才會欣賞它、享受它。如何做好高雅藝術教育,使高雅藝術能夠得以推廣,從而讓人們與高雅藝術之間的距離不再遙遠,筆者認為應從三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和降低高成本。高雅藝術的推廣需要資金和人力的投入,若無政府和社會的支持是很難以進行下去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也需要活動經費。若有國家的財政撥款,以及當地政府認識高雅藝術的重要性,那么普及高雅藝術教育的基礎條件便具備了。
(二)教育者和家長要認識到高雅藝術對于孩子的重要性,讓孩子接觸高雅藝術教育,在成長中耳濡目染地享受著藝術,這從根本上解決了高雅藝術教育的對象審美基礎薄弱的問題。
(三)學校的基礎設施與師資力量應重新規劃,加強教師的選任力度,重視高雅藝術教育,組織并開展多項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將音樂、美術、戲劇等內容進行普及和傳播。
結語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有其觀眾群體,為了使高雅藝術更加適應大眾,讓更多人了解它,就要從學校教育打基礎。藝術的種子越早種下,就會讓越多的人對高雅藝術產生興趣。我國對于高雅藝術的重視程度,相對于外國而言是不夠的。當前,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應大力開展,比起那些通俗易懂的文化,高雅藝術更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鼓舞和震撼。海南省高雅藝術的匱乏現象體現的是多元文化沖擊下我國傳統文化價值的偏移。因此,在校園里打下高雅藝術基礎,通過各界的支持推向社會,對于推進海南省文化大發展的進程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作者:韓沙霖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