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教育有效性研究
1.引言
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人才的需求不斷發生變化,非常需要知識創新型的人才,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要。學生的思想教育、道德培養、身體素質、合作意識及心理素質等各方面全面發展,這種全方位發展在教學中越來越重要。但是應試教育使得學校和家長一味追求升學率的提高,完全忽視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但是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體育課堂教學進行了大力度的改革,教學內容不斷更新,教學方式不斷改變,目的是在體育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有限的教學資源內,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靈健康,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高中時期是一個人生長發育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活潑好動、情感多樣、思路清晰、思維敏捷,自我認知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高中生的高考壓力很大,學生大量的時間都要用在文化課的學習上,每天精神高度集中,非常緊張,身心疲憊。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往往搞得學生身心疲憊,精神緊張,很少安排體育課程。體育課程時間有限,往往以講授為主,縮短學生運動的時間。體育課時間不充足,學生沒有興趣,不能盡情地進行體育活動。體育課時間有限,學生不能得到應有的體育鍛煉,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筆者對如何提高高中體育教育的有效性提進行了研究與探討,旨在為廣大的高中體育教育工作者在體育教學有效性方面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2.激發運動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要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現在的體育教學往往都是枯燥乏味的,因為學生對體育活動提不起興趣;要把這種體育教學變成充滿趣味性的活動,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主動學習。因此,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是使學生變得積極主動,興趣是學習的內動力,是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根本。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有很多種方法:一是分層教學法,學生的身體狀況、運動能力不同,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水平設置不同難度,經過各自努力后都能達到預想的鍛煉結果,讓每位學生幾乎都能體會到運動的喜悅,這種方法在激發學生興趣方面能夠取得良好效果;二是知識灌輸法,語言是非常具有藝術性的,老師通過巧妙的教學語言組織給學生講解運動項目的鍛煉效果,以及對人身體的培養好處,授課內容生動有趣,吸引學生;三是娛樂教授法,高中生對很多新鮮事物感興趣,教學內容不但要新穎,教學方式也要活潑,增強體育課程的游戲性和娛樂性;四是增強競爭法,體育運動項目的學習速度相對還是比較快的,為證明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可以采用增強一些競爭項目的方式激發學生斗志;五是標準示范法,教師的動作一定要規范有力,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美和運動的魅力,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
3.發揮主體作用
合作自助小組式學習讓學生相互探究學習問題,看似降低了體育教學效率,但是給學生填鴨式的灌輸更多的知識不是現代教育的目標,新的教學模式恰恰是讓學生全面發展。著重通過一些體育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及獲取知識的能力,各小組通過內部討論解決一些帶有難度或是需要歸納總結的問題,從而使體育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從老師教變成自己學。在內部討論、研究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積極自我表現,希望別人認可自己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爭論,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而且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勇敢表達自我觀點的欲望;同時,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真正思考和理解學習目標,使教學效果更好。另外,學生在討論、質疑的小組協作過程中創新意識、集體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得到提高,日后踏上社會就會懂得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和知識的自學能力。
4.合理選取內容
體育教學提高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是教學內容,它主要指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學習接收的全部信息。講求時效、科學、男女分開、難易適中的教學內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學內容的設置也要符合教師的能力、當地的自然氣候環境和廠地器材條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設計,通過對學生興趣愛好、教學效果等前期調研分析,結合現階段體育教學條件,從學生的身心特征、實際年齡結構、接受能力和接受取向等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選取和優化,不僅貼合現實生活,而且使教學目標更容易實現。這里對教師就有更高要求,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合理、適度的加工與改造,而且要深入理解教材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并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在課堂上靈活運用。還要說一點就是教學內容并不局限于教材本身,當地的人文、地理等環境是老師創新的源泉,取其精華,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改進,將教材中的難點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實例進行生動講解,把教材用活,使學生接受和理解起來更容易。
5.有效利用資源
完善的教學環境是高效體育課堂教學的保障,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有效體育教學的前提。教學場館、教學器材等就是教學資源。體育教學有室內和室外教學,在室內教學中學習體育的理論知識,然后在室外教學中讓學生實踐,掌握體育運動技巧。如果體育器材不滿足數量及質量要求,學生得不到鍛煉,那么教學進度會受影響。所以學校要及時引進教學器材,還有就是發揮主觀能動性,體育教師應該在一些訓練項目上充分發揮想象力,自制體育道具或是一器多種用途,充分挖掘體育器材的價值。另外,考慮到體育器材的條件有限性,分層分組教學是種好方法,每組學生充分利用器材輪流練習不同項目。
6.結語
有效的體育教學是滿足個人和社會發展的教學活動,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以及學生的個人價值都得到重視。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開拓創新,不斷改進完善,從而得到真正符合教學目的并且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
作者:張少亮 單位:元氏縣第一中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