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一、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重大意義
自主創業是時發表展的要求,是目前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由于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多數學生缺乏必要的創業知識和技能,創業成功率較低,其中缺乏創業意識、創業技能是主要制約因素。因此,加大高校創業教育力度,構建科學完善的創業教育體系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一)創業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有效方法
創業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其實質是一種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業能力的訓練,創業知識的傳授,以及創業實踐經驗的介紹過程。它通過轉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培養學生開拓進取、堅忍不拔的精神,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創業的重要作用,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提高創業能力,使大學生由崗位的尋求者變為崗位的提供者,由知識的擁有者變為社會價值的創造者。
(二)創業教育有利于拓寬大學生的就業途徑
大學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不可或缺的寶貴人力資源,他們的就業問題直接關系到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關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構建科學完善的創業教育體系,逐步提升大學生的創業素質,是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的重要途徑。
(三)創業教育有利于大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
通過創業教育可以改變大學生的態度、知識、行為和職業目標,使更多的學生能明確自己的興趣與未來職業的關系,增強職業意識,從而做出正確的職業規劃和選擇,發揮創造潛力。在色彩斑斕的市場經濟舞臺上大顯身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為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創業教育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創新型國家發展道路,是我國21世紀發展的戰略選擇。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在創新,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加強創業教育是高校生存與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必須從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創業教育的重要性。
二、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基本原則
(一)循序漸進原則
創業教育的內容涉及資金、人員、管理、市場、營銷、財務、法規、人際交往等多方面的知識,需要科學設計,分步推進,貫穿于從學生入學到畢業的整個培養過程和諸環節。作為每位同學必選的公共基礎課,從大一開始,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構建有效銜接、內容實用、循序漸進的階梯式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做到有計劃、有載體、有學時、有學分、有側重、有評價方法。
(二)三結合原則
1.堅持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滲透創業教育的相關要素,把創業的精神實質融入到專業知識之中,以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業索質,形成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
2.堅持創業教育與創業實踐相結合。真實的工作場景、一流的實訓裝備、貼心的現場指導,對大學生而言,要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扎實的校外拓展訓練必不可少。高校要千方百計地開發各種校內外資源,積極為學生搭建創業實踐平臺,讓學生有機會感受創業過程,體會創業的艱辛、風險和挑戰,積累創業經驗,提高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3.堅持創業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相結合。創CENTURY業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的教學目標是一致的,因此應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融入創業教育的內容,豐富和補充大學生創業的相關知識,清楚自己以后發展的方向,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合理調整職業預期,做好職前準備,把創業和自我雇用作為理性職業選擇。
(三)分類指導原則
創業教育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就要尊重學生,要從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出發來安排教學內容,做到因材施教。比如: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興趣學生的創業需求,進行分類指導。以增強大學生創業信心,讓更多的大學生勇于創業,并且能成功創業。
三、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著力點
創業教育是增強創業意識,換發創業精神,提高創業能力,促進創業活動的基石。高校應加強創業教育,構建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質量保障體系和實訓體系。
(一)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
1.把創業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將培養創業型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據調查,目前一些高校仍然對創業教育重視不夠,創業教育沒有納入教學計劃,沒有設置獨立的課程,只是在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中有所涉及,隨意性較大。要改變這種局面,高校必須修改人才培養目標,將創業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實行彈性教學管理方式,并使之形成一種新常態,以確立創業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要開設獨立的創業教育課程,幫助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培養學生具備從事創業實踐活動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使他們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人才。
(1)創業意識培養。創業意識支配著創業者對創業活動的態度和行為,是從事創業活動的強大內驅力。良好的創業意識能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發掘自身的創造潛力。通過創業教育,使大學生意識到,要適應時發表展的要求,就必須強化自身的創業意識。
(2)創業能力提升。創業能力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人們發現和捕獲商機,將各種資源組合起來并創造出更大價值的能力,即潛在的創業者將自己的創業設想成功變為現實的能力。創業成功與否取決于創業者創業能力的高低。大學生創業更為重要的是自身創業能力的提高。大學生創業應具備的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動手能力、決策能力、適應能力、把握市場的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交際能力、獲取資源的能力等等。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決定了創業的總體水平和創業的成功率。
(3)創業知識學習。知識是能力的基礎,成功的創業者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才能有效地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大學生應掌握的創業知識包括專業知識、經營管理知識、財務管理知識、稅收知識、法律知識、金融知識、人際交往知識、禮儀知識、相關行業知識等等。通過這些必備知識的系統學習,幫助大學生了解國家就業形勢和政策,掌握創業的基本常識和技巧,激發創業愿望,提高創業能力,實現理性創業。
(4)創業價值觀教育。目前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是沒有樹立正確的創業價值觀,缺少自立自強、開拓進取、敢為人先、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過多地依賴學校和家長,不愿到農村、基層、艱苦偏遠的地方去。所以,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將個人的職業發展與祖國的需要緊密結合起來,主動到西部、基層、農村去創業。
(二)創業教育的質量保障體系
1.高校要成立創業教育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全校創業教育的設計和實施、創業基地建設、創業政策扶持和創業指導服務、協調等項工作,為創業教育提供對象、人力、財力、物力保障,使創業教育貫穿于學校管理、教學、科研、后勤服務的各個環節,覆蓋到學校的全體教職員工,確保創業教育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2.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一方面,要加強對創業教師的專業培訓,完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到企業兼職,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另一方面,從社會各界聘請經驗豐富的企業家、成功創業者、專家學者擔任創業課教師,同時對大學生創業活動進行指導,并開展各種咨詢,參與創業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雙管齊下,培養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專兼職相結合的創業教育教師隊伍。
3.成立創業教育成果的考評組織,做好創業教育指標體系評價的設計和實施工作,每學期對創業教育實踐的成果進行評價,獎優罰劣,以保障學校創業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
(三)創業教育的實訓體系
創業實訓是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鍛煉和提高大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重要途徑。高校要創造條件搭建創業實習實訓平臺,努力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際能力。
1.加強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1)采取自建和校企共建等多種方式,統籌現有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整合或新建涵蓋所有應用型專業的實習實訓平臺。
(2)加強校校合作,互通有無,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服務地方的能力。
(3)加強校地合作,爭取地方政府的政策與資金支持,爭取較多的校地共用的共建項目,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辦學中的橋梁作用。
2.拓展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1)加強校企合作,采取“以企為主”的形式共建綜合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承接相關專業學生的操作訓練、頂崗生產、企業管理、市場調研、畢業設計等多種實習實訓任務。
(2)加強高校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的合作交流,實施課程設置緊跟生產過程、教學設計緊跟崗位能力,教材選配緊跟任務項目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創業實戰平臺,加強技能訓練,讓他們親身感受創業過程,體驗經營之道,積累經驗,提高創業成功率。
作者:韓偉 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法政系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