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素養教育
一、進行高職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對學生來說,有利于自身的發展,提高就業競爭力。當前我國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又處在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因此對高職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苛刻,社會需要的是高技術高素質的“雙高”人才,對勞動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因為高職生課堂教育“重技術,輕學識”的傳統,使得高職生在理想信念、道德素質、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上也存在諸多不足,綜合素質遠低于本科生。一些學生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為什么來上這所學校學這門專業,因此在學校里基本是無所事事,對未來也沒規劃;有的則因為進人高職院校而覺得自卑,缺乏自信,對未來感到仿徨;有些在擇業上也不夠科學理性和成熟,表現出過分的金錢利益和個人利益,完全沒有愛崗敬業和服務意識,缺乏最基本的責任感和職業操守;有的畢業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還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愿吃苦耐勞,缺乏團結合作的精神,不能很好地和同事共事。諸如此類的情況還有很多,這些都嚴重影響到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更別談什么建功立業了。高職素養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則有利于這些不利情況的轉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有利于他們在就業時提高個人的競爭能力,并能夠更好的立足于崗位,服務好社會。
其次,對用人單位來說,有利于滿足企業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要求。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現實的需要,使企業對高技術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細化。企業的發展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作為支撐,誰就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下適者生存,否則只能被冷酷的市場所淘汰。對高職生而言,企業不僅需要他們的高技術,更需要他們具備卓越的素養水平。素養高的人才,不僅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在工作中表現出吃苦耐勞、團結合作、敬業愛崗、誠實創新等精神,這些都可以使他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幫助企業脫穎而出,立于不敗之地。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員工的職業素養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走向,所以用人單位在錄取人才時看的不是誰的證書多,而是希望錄取到具有責任意識、創新能力、愛崗敬業等基本素養的畢業生。具備較高的素養儼然已經成為用人單位選擇人才不成文的硬性標準。
最后,對學校來說,是實現自身長遠發展的需要。學校向社會輸送出技術過硬、素養高的人才,滿足社會企業需要的同時自然也為學校博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哪所院校值得學生去上,哪所院校就業率不高,像這樣的問題,是學生家長較為關心的。如何獲得客觀可靠的信息,為家長和學生提供參考。其實很簡單,只要在市場上作以簡單的調查就可以得出結論。往往取勝的院校,學生在用人單位表現突出,具備了較高的素養,為企業所賞識。對于這樣的院校,企業對此畢業的學生當然特別關注,希望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來保證自身人才的需求,這樣一來當然有利于提高學校的聲名和影響力。在當下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的時代,高職教育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各院校都希望自己在彼此競爭中能夠獲得優勢,取得長遠的發展,那么,就必須對學生的素養培養問題予以高度重視,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從而促進學校的進一步發展。
二、進一步加強高職思政素養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首先,加大素養教育的內容,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目前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還是偏向于傳統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素養教育還是不夠重視,教學內容也相對較少,只是在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中有所提及,沒有形成系統體系性的內容。因此,以后的素養教育應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制訂有特色的教學計劃,開展多樣的素質拓展課程,以此來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素養。目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素養教育的師資水平也令人著實擔憂。輔導員、代課老師的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素養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須在師資建設上投人精力,對老師嚴格要求,比如對老師進行崗前培訓,定期再教育,責令相關老師必須對職業教育深人研究等等,努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其次,在形式多樣的實習和實踐中提高學生素養水平。高職生素養的形成,除了老師課堂教育外,也離不開在現實的實踐中體會感悟和培養。課堂上學生們只是從文字上理解素養的相關知識,并不能真正體會到這些素養的內涵。但通過實習或者實踐活動,學生們會切身體會到什么是團隊合作,理解到愛崗敬業的內涵,感悟到責任的重大,以及明確自己追求的職業目標,更高一點可能明晰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些不是僅能通過書本知識和課堂教育所能做到的。可見,校外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多學生素養的培養和提高意義重大,所以,校方應開展各式各樣的實踐活動,盡可能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
最后,培育具有濃厚職業素養教育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會促進學生的學習和進步,素養教育和學生素養的提高都需要一定的氛圍來促進,良好的校園環境和職業氛圍無疑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素養水平。學校要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上,積極倡導宣傳職業道德、服務奉獻、愛崗敬業等高職生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充分發揮校園廣播、校報以及現在非常流行的微博等,宣傳和引人企業文化,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等,以更好地提高他們的素養水平。
三、小結
總之,高職生素養的高低,無論對學生、學校還是用人單位來說,都意義重大。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應緊跟時代的要求,適應社會的需要,在培養學生技術能力的同時必須注重提高學生素養水平。社會各界也應該深人實際,不斷探索,完善高職素養教育,為社會輸送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如此,才能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進步培養綜合素質卓越的高技術人才,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升級轉變,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作者:莫云仙 單位:廣西科技大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