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創業教育革新思路探析
一、高職院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優勢
高職院校由于在人才培養定位、課程設置上貼近應用,實訓條件相對完備,學生動手能力較強,所以,在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中,相對于本科院校具有一定的優勢。
(一)人才培養模式適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一線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創業型”專業人才,其培養內容包括創新創業能力在內的綜合職業能力,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十分適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二)對學生素質能力的要求適合創新創業活動
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課時遠超過普通本科院校,實踐課時與理論課時的比例達到甚至超過1∶1,實訓條件普遍好于本科院校。可以說高等職業教育更接近行業,更貼近市場,其所要求的能力和職業素質結構更適合學生畢業后從事創新創業活動。
(三)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有助于創新創業的開展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獨特優勢還體現在長期校企合作所營造的良好校園企業文化上。高職院校在課程開發、教學、實訓、評價等環節都有企業專家、技術能手的廣泛參與,創新創業氛圍濃郁。
(四)“雙師型”師資隊伍有助于創新創業教育
高職院校“雙師型”師資是創新創業教育的獨特優勢,“雙師型”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與科研素養,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更適合于開展創新創業教學與實踐。
二、高職院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路
創新創業教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活動,受辦學條件限制,沒有一所高校可以獨立提供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所需要的全部實訓條件,為此,高職院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走聯合建設道路。基于職業教育的特點,筆者所在的研究團隊近年來在教學體系、實踐體系、創業環境等方面進行大膽的創新與實踐,設計了適合高職院校實施的四種創新創業實踐路徑,即:“創意大賽型”、“校內實體型”、“網絡營銷型”、“實訓基地型”創新創業實踐路徑。
(一)構建契合地方經濟發展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引導模式
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性決定了其必須植根于特定的區域經濟環境。由于我國各地經濟發展特征不盡相同,地方政府和社會對創新創業的認識和需求差別較大,勢必會對各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產生影響。為此,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必須體現區域經濟發展特色,實現差異化的良性競爭發展。1.對于經濟基礎好、發展相對較快的沿海發達地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重點應依托區域內高新技術企業和現代制造業,緊密圍繞新技術開發、產學研轉化,建立以人才智力資源開發為目的、體現高科技含量的“技術創新型”創新創業教育引導模式。2.對于經濟發展相對平穩的中部地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要充分利用當地生產力成本低、基礎設施相對完備、區域內小微企業眾多、中小加工貿易型經濟活躍的特點,加大對學生創業技能、和創業實務的培訓,建立面向第三產業和加工貿易型經濟的“承接產業轉移型”創新創業教育引導模式。3.對于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欠發達地區,鑒于其經濟發展主要依賴農業、傳統制造業和自然資源,社會對于創業的接受程度有限。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意識上,積極整合資源、營造氛圍,建立“氛圍建設型”創新創業教育引導模式。
(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
由于創業教育涉及到管理、財會、法律等諸多基礎課程,如果獨立開設上述課程將會大量擠占有限的教學課時,影響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所以,必須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中,基于“適量、夠用”的原則,精選創業基礎知識,開發分專業的創業校本教材,將創業意識與技能培養融入到專業教育中;圍繞創業教育目標和專業教學目標,重塑專業教學內容,構建創業情景,增加創業項目和創業策劃,使創新創業教育成為實踐專業教育的重要平臺。
(三)構建創新創業實踐網絡
實踐是獲取創業技能的唯一渠道,開展高職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構建一個覆蓋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網絡。具體而言,在班級組建“創新興趣小組”,在系部組建“創業社團”;利用校園網絡搭建“創業信息平臺”,集中展示創意設計、發布創業信息、交流創業心得、開展模擬經營等;由教師、企業技術人員共同牽頭組建“創業工作室”,促進創業技能遷移、加快傳幫帶、扶植學生創業興辦經營實體。
(四)建立完善創業師資準入機制
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高職院校開展的時間比較短,專業的創業師資嚴重匱乏。目前在多數院校中創業課程是由輔導員、公共基礎課老師來承擔,由于缺乏創業經驗,影響創業課程的實際效果。針對這一問題,必須盡快建立創業師資準入機制,修訂創業師資聘用標準,采取“內培外引”的創業教育師資培養方法,優先選聘實踐經驗豐富、創業眼光獨到、懂技術會管理的復合人才,優化創業師資隊伍結構。
(五)完善創業環境建設
首先,在學校層面,出臺具體的創業幫扶舉措,加快校園創業服務平臺、創業社團建設,多渠道籌集資金設立“創新創業啟動基金”,引入風險管理機制,遵循市場規則,注重實效;其次,在企業層面,深化校企產學研合作,在技術、資金、場地、設備、人員等方面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支持;第三,在政府層面,加大對創新創業教育實施過程的扶持與督導,明確行業、企業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所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六)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評價體系
根據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際,從教學體系、實踐體系、幫扶體系、創新創業環境等方面入手,精選具有代表性的一二級評價指標,優化指標權重、細化評價標準,建立一套實用可操作的創新教育評價體系,客觀公正評價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整改優化。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當下我國實現經濟轉型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舉措。
三、總結
高職院校作為實用型人才的培養主體,具備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獨特優勢,理應成為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先行者。筆者所在的研究團隊通過前期研究初步制定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是實施方案,但實踐中暴露出設計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尚有諸多細節有待完善。后續研究將在教學體系、實踐體系、幫扶體系、創新創業環境體系、評價體系5個方面進行創新與實踐,建立一套適用于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實現啟發創新思維、培養創業意識、傳授創業知識、訓練創新創業技能的培養目標。
作者:吳永軍 單位: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軟件與食品工程系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