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海洋學報
熱帶海洋學報基礎信息:
《熱帶海洋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海洋學綜合學術刊物,創刊于1982年,是我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之一,也是2001年中國期刊方陣入選期刊之一。本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本刊是國內外惟一側重刊載南海及鄰近熱帶海洋調查、研究成果和學術論文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主要刊載南海及熱帶海洋研究中具有前沿性和創新性的好論文,內容涉及物理海洋學、海洋物理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海洋沉積、河口與海岸、海洋環境污染與防治、海洋新技術等。曾用名:《熱帶海洋》。
熱帶海洋學報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海洋水文學、海洋氣象學、海洋物理學、海洋化學、海洋地質學、海洋地球物理學、海洋地貌學、海洋生物學、海洋沉積、河口海岸、海洋污染與防治、海洋儀器與技術等。
熱帶海洋學報榮譽:
國家“雙效”期刊;
1997年獲評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
2000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2001年進入中國期刊方陣。
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熱帶海洋學報收錄情況:
國際藥學文摘、應用力學評論、世界紡織文摘、數學評論
CA化學文摘(美)(2011)、Pж(AJ)文摘雜志(俄)(2011)
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2年計劃收錄)
《水科學與漁業文摘》、《動物學記錄》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ASPT來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國工業期刊學會理論編輯部薦稿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
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
熱帶海洋學報訂閱方式:
ISSN:1009-5470,CN:44-1500/P,郵發代號:82-8熱帶海洋學報,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64號,郵編:510301。
熱帶海洋學報社相關期刊- 泉州師范學院學報曲靖師專學報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青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齊齊哈爾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莆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南通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熱帶海洋學報社投稿信息1.文章應不涉及政治問題和保密問題(請附上作者所在單位的保密審查意見)。文章應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結構簡明;盡量避免使用多層標題;文字、圖表要簡練,用較少的篇幅提供較大的信息量;論述應深入淺出、表達清楚流暢;專業術語運用準確,前后保持一致。文中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文字、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中文應采用國家正式公布之簡化漢字。要嚴格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對常用的計量單位,盡量使用單位符號。
2.題目:是文章的點睛之處,要緊扣主題,簡明扼要,但要有足夠的信息,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也方便檢索;應避免使用大而空的題目,最好不用“…的研究”、“…的意義”、“…的發現”、“…的特征”等詞;盡可能回避生僻字、符號、公式和縮略語。一般不超過24個漢字,英文不超過20個單詞。不使用副標題。
3.作者和作者單位:在論文中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應該是對論文工作有實質貢獻的人員,應對文中的論點和數據負責。作者姓名的書寫方式為姓在前、名在后,國外作者的姓和名首字母大寫(如HughJ.Klarke);英文摘要中的作者中國人名、地名均采用漢語拼音,姓前名后分寫,姓全大寫,復姓連寫;名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連字符,音節界限有混淆的可加隔音號“’”。
4.署名單位必須是該項研究的實際完成單位。單位名要寫全稱,同時提供單位所在城市名和郵政編碼。如果作者分屬不同單位,使用上角數字標示作者所屬單位序號,并請提供通訊聯系人的E-mail。
5.摘要:應反映論文的主要觀點、創新點及研究意義,概括地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能夠脫離全文閱讀而不影響理解。盡量避免使用過于專業化的詞匯、特殊符號和公式。摘要的寫作要精心構思,隨意從文章中摘出幾句或只是重復一遍結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摘要中不能出現參考文獻序號。
6.關鍵詞:用于對研究內容的檢索。因此,關鍵詞應緊扣文章主題,盡可能使用規范的主題詞,不應隨意造詞。關鍵詞一般為3~8個。
7.首頁腳注內容包括:
(1)收稿日期:(空8格);修訂日期:
(2)基金項目:(省、部級以上的基金課題或其它重點項目成果的論文,請注明課題類別及批準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格式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準號:********)、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編號:********)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編號:********)資助項目”?;鹈Q要寫全稱。
(3)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另外請提供聯系電話或E-mail地址。
(4)致謝:應向對本文有所幫助的人士表示謝意。
8.圖和表:應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置于文中相應位置處。文中插圖要求內容準確、清晰,大小、繁簡適宜,精度足夠高(線條圓滑,不出現鋸齒狀,精度在600像素/英寸以上)。凡涉及南海及鄰近區域的圖件應采用地圖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本作底圖。要求成圖后圖上的字母、數字及漢字均為6號(7.5磅),漢字用宋體,數字和字母用TimesNewRoman字體。文中表格均采用三線表。表名及圖名需中、英文對照。圖、表及其中英文題名均需插排在文中相應位置。圖表中物理量符號和單位符號之間以“/”分隔,如“t/min”。
9.公式: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并用圓括號括起置于公式右側。
10.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進行文內標注和文后著錄,即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序號用方括號括起,置于文中提及的文獻著者、引文或敘述文字末尾的右上角。參考文獻引用是否得當是評價論文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如果未能在論文中引用與本項研究有關的主要文獻,尤其是近2~3年內的文獻,或是主要引用作者自己的文獻,編輯可能會認為對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不多。對文中所引參考文獻,作者均應認真閱讀過,對文獻的作者、題目、發表的刊物、年代、卷號和起止頁碼等,均應核實無誤,切忌轉引二手文獻的不負責任的做法。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請參考國家標準GB/T7714-2005執行。簡要說明如下:
(1)全部作者均姓前名后著錄。西文人名一律“姓”全拼在前(全部字母大寫),“名”縮寫在后,名縮寫(大寫)不加縮寫點,兩縮寫名間加空。姓、名中間加空。外國人名中間有連字符的,照加。東方人名的英文均用全稱,不能縮寫,全部字母大寫。
(2)引用多位作者合著的文章時,列前3位作者,加“等(etal)”。
(3)西文文章題目、西文書名和論文集名中,首詞和專有名詞的首字母大寫,其余一律小寫。
(4)刊名按照ISO規范縮寫,不加縮寫點。
(5)每條文獻中各項必須齊全,并要特別注意以下容易忽略的項目:論文集編者姓名,論文集書名,專著和論文集的出版城市及出版社,起止頁碼等。
(6)非正式出版物或即將發表的論文(沒有卷期號及起止頁碼)不能作為參考文獻。有DOI號的除外。
(7)互聯網主頁(網址)不作參考文獻,放在正文中。
著錄格式:
(1)專著(含圖書、學位論文、技術報告、會議文集、匯編等)(文獻標識碼分別為M、D、R、C、G):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標識碼].(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學位論文(文獻標識碼為D):責任者.文獻題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2)期刊文章:主要責任者.論文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3)專著中的析出文獻: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M]//源文獻主要責任者及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11.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之文章,如發現此類投稿,我們將通知作者單位和對方期刊。
12.通過初篩的稿件將由2~3位甚至更多的同行專家進行評審,并做出錄用與否的決定。評審過程大約需要10~90天。評審結束后,無論錄用與否,編輯部將及時向作者轉達評審意見。作者若在90天內沒有收到編輯部有關稿件的取舍意見,請及時與編輯部聯系。作者在通知編輯部后,可以改投他刊。
13.對于有較大創新性的論文我們將安排優先發表。稿件排版后,我們會以E-mail方式給作者發出校樣及收取版面費的通知,并要求在收到后3日內將校樣發回。如果作者要離開原通訊地址,務請及時通知本刊新地址或安排委托人代為校對文稿。文章的署名
14.稿件被錄用后,全體作者必須簽署“著作權轉讓聲明書”,將該論文(各種語言版本)所享有的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翻譯權、匯編權在全世界范圍內轉讓給《熱帶海洋學報》。全體著作權人授權《熱帶海洋學報》雜志社根據實際需要獨家代理申請上述作品的各種語言版本(包含各種介質)的版權登記事項。
15.論文出版后,編輯部將贈送1本樣刊和20份抽印本。如果作者需要更多的樣刊和抽印本,請向編輯說明,但需加收一定費用。在《熱帶海洋學報》雜志社網站上,全文對國內外讀者免費開放。
熱帶海洋學報社編輯部征稿末次冰期低緯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積中的硅藻記錄臺風過境前后南海北部水體浮游有孔蟲群落變化2009年冬季南海北部生物標志物對表層浮游植物生物量/群落結構的指示作用大亞灣秋季小型底棲生物初步研究氮、磷對克氏前溝藻三亞株生長及產毒特性的影響臺風“達維”經過海南島過程內核結構演變的數值分析西北太平洋NOAAAVHRR海表溫度日變化校正研究欽州灣臺風浪的多年一遇極值推算基于FVCOM模型的珠江河口及其鄰近海域的潮汐模擬北太平洋經向鹽量輸送的季節變化瓊東上升流研究概述南海葉綠素濃度的時空變化特征分析2006年春季珠江口海岸帶近地面層熱通量收支的觀測研究2005年5—6月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異??赡茉驕\析便攜式海底沉積聲學原位測量系統研制及應用《熱帶海洋學報》征稿簡則南沙群島海區北部中生界地震特征分析投放雙齒圍沙蠶和馬尾藻對養殖底泥上覆水氮、磷含量的影響4種笛鯛AFLP引物篩選及其遺傳多樣性分析污損生物附著對雜交鮑生長與存活的影響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26824.html